新闻中心
行业新闻

2025年风力发电行业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

来源:m6vip米乐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22 10:41:21

  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
  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
  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
 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(GWEC)发布的《全球风能报告2024》,全球风电产业正进入快速地增长阶段。2023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6.6GW,其中陆上风电占比88.7%(105.8GW),海上风电占比11.3%(10.8GW)。而中国以71%的亚太新增装机量占比,成为全世界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
 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(GWEC)发布的《全球风能报告2024》,全球风电产业正进入快速地增长阶段。2023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6.6GW,其中陆上风电占比88.7%(105.8GW),海上风电占比11.3%(10.8GW)。而中国以71%的亚太新增装机量占比,成为全世界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
  2025年预测数据:华泰证券分析显示,2025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预计达158GW,同比增长15.9%。其中,中国新增装机规模将突破1.05亿-1.15亿千瓦(占全球50%以上),陆上风电占比约90%(9500万-1亿千瓦),海上风电达1000万-1500万千瓦。

  累计容量里程碑:截至2024年底,中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已超5亿千瓦,占全球总量约45%。据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4-2029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预计,到2030年,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10亿千瓦,占全球新增容量的52%。

  截至2024年底,前5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占有率合计为61.7%,前10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占有率合计为87.3%,其中: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,占国内市场全部装机的22.6%:远景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,明阳智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,占比分别为13.3%和11%;运达股份和东方电气累计装机容量均超过3000万千瓦,占比分别为8.3%和6.5%。

  海上风电技术突破:漂浮式风电技术逐步突破商业化瓶颈。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计划2025年底前投产6台机组,标志着中国漂浮式风电从单台试验向批量应用迈进。

  输电技术迭代: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在江苏如东、广东阳江等海上风电项目中规模化应用,其损耗低、稳定性强的优势,使深远海风电开发成本降低约15%。

  机组性能升级:金风科技推出的GWH204 Ultra机型,通过优化叶片气动设计与发电机效率,发电量提升8%-10%;远景能源Model T Pro机型采用轻量化碳纤维材料,降低塔筒重量12%,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18%。

  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60%(2024年为43%),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0%。

  地方配套政策:河北、湖北等省份设定具体装机目标,如河北省要求2027年风电光伏装机达1.19亿千瓦,湖北省2025年目标为3200万千瓦。

  现货市场扩容: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845亿千瓦时,占新能源发电量的47.3%。2025年前,市场化消纳占比将超50%,推动电价更灵敏反映供需。

  绿电与氢基能源耦合: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产能已突破10万吨/年,规划产能达800万吨/年。内蒙古、新疆等地利用弃风弃光电力制氢,成本降至12元/kg以下,较传统灰氢成本下降40%。

  弃风限电现状:甘肃、新疆等地2025年风电优发小时数同比下滑10%-15%,部分项目因外送通道不足被迫弃风。

  风光储一体化:在“三北”地区配置10%-15%的储能设施,平滑出力曲线。

  跨区交易机制:扩大京津冀、长三角电力市场交易规模,推动富风地区与负荷中心直接交易。

  问题案例:2024年部分央企集采项目为赶工期,未通过型式认证的机组提前并网,导致故障率上升。

  行业对策:12家整机商签署《自律公约》,明确低价竞争。2025年央企集采项目平均报价回升至1550元/kW,较2023年低点上涨20%。

  市场布局:中国风电企业加速渗透欧亚高端市场(如德国、意大利)及发展中地区(如东南亚、南美)。金风科技在越南、哈萨克斯坦建厂,实现本土化运营。

  技术优势:中国漂浮式风电成本较欧洲低30%,低频输电技术专利数全球占比达45%。

  2023年全球前十榜单:金风科技(16.7GW)、远景能源(15.4GW)分列第一、二位,维斯塔斯(Vestas)降至第三。明阳智能以10.2GW排名第五。

  市场份额:中国四大整机商(金风、远景、明阳、运达)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48%,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。

  关键零部件:叶片、轴承、齿轮箱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%。中材科技叶片全球市占率达18%,洛阳LYC轴承替代进口产品后,采购成本降低25%。

  供应链韧性:面对国际技术封锁,中国企业在IGBT模块、控制管理系统等领域实现突破。阳光电源研发的SG1250HV-MV变流器,效率达98.5%,打破国外垄断。

 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4-2029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分析

  乡村风电:国家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推动14个省份试点,山西、河南简化审批流程,2025年预计新增乡村风电装机200万千瓦。

  深远海开发:广东、浙江规划超深水区项目,水深从30米延伸至50米,单机容量达15MW,年利用小时数超4000小时。

  智能运维:通过无人机巡检+AI算法,故障识别准确率从75%提升至92%,运维成本下降30%。

  虚拟电厂:江苏、山东试点风电+储能+电网协同调度,响应速度达毫秒级,提升电网消纳能力20%。

  碳交易:风电项目CCER(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)价格从2023年的18元/吨涨至2025年的35元/吨。

  REITs试点:首批风电基础设施REITs(如三峡能源、节能风电项目)预计2025年发行,盘活存量资产超200亿元。

  IEC标准贡献:中国主导制定漂浮式风电基础设计、低频输电等5项国际标准,增强全球话语权。

  2025年,风电产业正站在历史性的十字路口。一方面,消纳瓶颈、质量隐患等挑战依然存在;另一方面,技术创新、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完善正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。

  短期看:需重点解决限电区域外送通道、机组质量认证等痛点,确保装机目标达成。

  长期看:通过深远海开发、技术出海、绿色金融等战略,中国风电有望从“制造大国”迈向“创新强国”,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。

  (注:文中数据均来自国家能源局、GWEC、行业协会及企业公开报告,确保分析的精准性与权威性。)

  如需了解更多风力发电行业报告的详细情况分析,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4-2029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。

  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

首页
电话
留言反馈